2013年7月31日星期三

上網找對象

8月13日是七夕情人節,雖然本地華人社區過東方情人節的氣氛不濃,但這個節日仍提醒適婚年齡的華人單身男女,是找對象的時候了!婚友社負責人暢小平說, 近年有愈來愈多的華人家長擔心子女工作環境太窄,或個性太宅找不到對象上門求援。需要協助求取姻緣的會員,有些甚至才20歲出頭,最年輕的是1991年出 生。
雖透過傳統媒妁之合是現代人求取姻緣的方法之一,仍有不少過來人建議不妨上網求偶。上網求偶雖傳出詐騙事件,但過來人認為如果真的想結婚,而非求取一夜情,一些把關較嚴謹的婚友網站,其實是「認識良人」可以考慮的方式。
從 事婚姻介紹服務近30年的暢小平說,由於在該行資歷已久,獲得老一輩華人家長信任,近年有很多華人年輕人是父母帶來找對象。「家長顯然比子女還著急,有些 甚至是父母一起陪同子女出席。多半表示子女雖是專業人士,但工作環境缺乏年齡相近的適婚對象,或是因為工作過於忙碌,延誤找對象」,暢小平說,這些專業人 士不乏醫師、律師、藥劑師等。
「不少上門求助的人士是80後,最年輕的不過22歲」,暢小平說,也有一些尋求伴侶者是因配偶往生尋求第二春。
透過強調替尋求心靈相投的單身男女找對象的網址dharmamatch.com,找到另一半的華人辛蒂說,尋找對象的主流網站其實不少,但有些網站提問隨便,網友隨便虛應即可登記為會員。由於把關不嚴謹,很多人只是在上面找尋一夜情對象,不適合真正有心結婚者。
她登記為會員的網站,提問較嚴謹也較具靈性取向,如果不耐心填寫,是無法完成登記。該網站雖加入時不收費,但在有興趣與網上某個人物近一步接觸時,只要送出電子郵件就會被收取20元費用。
辛蒂說,她在主流大公司的很多女同事都是透過婚友網站認識對象,「因為大家工作都太忙了,且職場男同事大多已結婚」。她認為婚友網站只是個人社交領域的擴張,將可認識自己社交圈認識不到的人。「但一定要見面,真實相處,才知道適不適合」。
透 過eHarmony.com網站覓得良緣的艾密莉說,該網站在註冊時會東問西問一堆問題,但反讓她較安心,因為等於是想要找的人已經過問題的篩選。她認為 透過婚友網站找對象的好處就是已知道對方對一些議題的看法,但若是透過一般社交方式去認識新朋友,由於對對方一無所知,一切都要「從頭問起」,需揣摩或旁 敲側擊一陣子,才知道對方態度。
不過辛蒂及艾密莉說,如果想婚嫁的對象限定是華人,透過主流網站恐怕不是最佳方式。

路邊野果滿樹 華人採摘樂

南巴沙迪那、蒙特利公園市、聖蓋博、北嶺、洛杉磯。李子、桃子、杏子、枇杷、無花果、檸檬、桑椹、白果。因工作關係將遷往東岸定居的鄧太太日前將自己珍藏 多年的「野果採摘八寶單」傳給閨蜜,南加州「吃水果可以幾乎不花錢」的秘密一石千浪,不少華人同胞紛紛分享「免費吃水果」的經歷和「不好意思說出口的喜 悅」。
南加終年陽光,肥沃的土地滋養出大街小巷四季飄香的各色水果,加上本地洋人極其「挑嘴」,紅桃綠李黃枇杷,熟在樹梢、爛在地上,不僅讓「什麼都吃」的華人、亞裔和墨裔看得嘴饞,許多初來乍到的新移民更是驚喜連連。
「路邊水果沒人採」,鄧太太數年前因孩子上學搬家到北嶺,驚喜發現「一年四季許多果子爛在樹下都沒人管」,從第二年春天桃李開花開始,鄧太太在自己日曆上畫勾,5月開始的枇杷、6月桃子、李子和杏子,7、8月無花果,源源不斷擺上了自家餐桌。
「免 費採摘單」絲毫不亞於鄧太太的羅太太,則是華人聚居地區「摘果老手」。「小資聚居並擁有『樹城』美譽的南巴沙迪那,選擇最多」,羅太太表示,當地民眾不但 喜歡在前庭後院種花種果,不少院子狹小的家人,還主動「認養」街邊本來屬於城市管理的土地,種上樹木花草,自娛娛人,「公家土地」結出的果實,自然也成其 不時「免費品嚐」的「果園」。
羅太太說,她的經驗是「少數族裔越多地區,路邊水果越來越少」,「很多時候果子還未熟透,一夜之間,就全沒了」。所以最重要的經驗是捨得跑路,善於觀察。說到自己的「免費野果八寶單」,羅太太如數家珍。
有次孩子學養蠶,母親到處去找桑葉,居然在巴沙迪那一個馬場意外發現一大片桑樹,公路邊「沿坡而種的十數棵桑樹結滿拇指大桑椹,熟到發紫掉得滿地都沒人摘」,孩子的蠶肥了,羅太太家的野果單上又多了一種「免費有機」。
不少華人新移民表示,他們的美國鄰居和房東對水果的選擇相當挑剔,除檸檬樹許多人「來者不拒之外」,很多水果任由其掉在樹下,爛得滿地,讓不少人「看著就心疼」。
在聖地牙哥加大就讀的中國留學生,暑假前回洛城與朋友聚會,居然帶回滿滿一大口袋的新鮮枇杷,「我的白人房東從來不吃」,王先生說,看得掉得滿地的枇杷實在嘴饞,他終於鼓足勇氣問房東可不可以摘一些,沒想到房東居然OK,還多次感謝他「讓院子乾淨多了!」
不少來美旅遊或探親的華裔老人,也對美國「滿樹果子沒人摘」瞪大眼睛。一位從北京到洛杉磯探望兒子的老醫師有天散步回家,神秘地對兒子說,路邊樹上結滿了無花果,熟得掉下來!「之後媽媽每天都在人最少的時候去散步,每天回來都心滿意足」。
同 樣的老人家,家住華埠年過八旬的何老太太也有一份珍藏多年免費採摘單,「在洛杉磯街和三街交口一個大院子裡有兩棵白果樹」,何老太太說,這麼多年,大概周 圍沒人知道那是白果樹,也沒人知道白果可以吃,她常常算好了季節請鄰居的年輕人駕車帶她去撿,廣東人熬湯最喜歡的寶貝,洋人看起卻覺得奇怪,「每年都吃不 完,還分給華人鄰居一起享用」。

法規民俗各異 摘果做功課 

城市路邊和公共場所滿樹碩果能不能摘?不少民眾「躍躍欲試」。雖然各地街道兩旁從來沒有出現「禁止摘果」之類的告示,但部分城市多年來「不鼓勵也不禁 止」,民眾隨手摘一兩個嚐嚐是野趣,整袋整框端回家,則讓人側目。部分城市則嚴格規定「摘果有如偷」,小小野果可能引來大額罰單。而愈來愈多城市擔當不起 民眾採摘「野」果而可能引發安全糾紛,近年紛紛剷除路邊果樹,只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亞裔愈來愈多的北嶺市,一度被不少「野果族」譽為「枇杷樂 園」,每年初夏,城市所轄的好幾條街枇杷樹結滿累累果實,黃澄澄沉甸甸壓彎樹枝,隨手可得。讓「野果族」不曾想到的是,成排成排的枇杷樹近年一夜之間突然 全部換成了梧桐樹,「路邊摘果樂」成了「野果族」永遠消失的美好記憶。
「現在我們城市所轄的公路邊已沒有果樹」,阿罕布拉公務局(Public Work Department)米雪兒表示,為避免民眾採摘路邊果實吃出問題告上城市,阿罕布拉近年只要接到民眾舉報公共場所有民眾種植或城市殘留的果樹,也會前往取締。
避免民眾「摘果摘出問題」遠不止阿罕布拉。蒙特利公園市市府經理陶保羅表示,蒙市公共路邊近年也已改種「無果樹」,避免交通和吃用安全問題。
不過在南巴沙迪那等不少城市,四季飄香的路邊野果,仍是當地一景。不少地方不成文的規矩是,「公共果子眾人享」。
家住南巴沙迪那的Jerry表示,她在當地居住20多年,周圍鄰居約定俗成的規矩是你不能去摘私前庭後院的花草果樹,但如果私人家的果子伸出籬笆,「我不覺得讓大家分享有什麼問題」。
蒙特利公園市警官表示,各個城市對公共場所的果樹管理各有不同,但「似乎沒有見過誰摘了路邊的果子進了局裡」,「但如果將手伸過人家牆頭,那就算偷了」。



2013年7月29日星期一

海外帳戶露餡 罰25萬入獄三年

加州商人由於在2007年稅表上隱藏位於以色列銀行的海外帳戶,被聯邦檢察官辦公室提起檢控,近日在法庭認罪,訂11月6日判刑。檢方稱他可能面臨入獄三年及25萬元罰款的最高刑度。此外,他已同意給付帳戶最高點金額的一半,做為民事罰款。華裔會計師指出,目前美國與許多國家已達成不允許大企業逃漏稅的共識,加上科技發達,資訊愈趨透明,誠實申報海外資產顯然是上策。
根據被告、加州Saratoga的美國公民漢得斯曼(Moshe Handelsman)的認罪協議,他於1993至2000年間在報稅人士協助下,曾在海外設立公司,並以公司名義在海外銀行開戶,做為逃稅工具。他最後開的海外帳戶是位於以色列的銀行。
檢 方相信,漢得斯曼有可能在2000年前往以色列,與介紹律師給他的以色列銀行財務顧問見面,探討設立外國公司Exportus Ltd.的事宜, 並以該公司名義在以色列一家銀行開戶。他在2003至2008年之間,涉嫌先後從他控制的美國公司Advanced Forecasting Corp.匯出180萬8075元到海外公司帳戶。
漢得斯曼被控將轉到海外的資金,在稅表上申報為Advanced Forecasting公司不實的併購開銷,以便少報公司稅,並讓他得以在2003至2008年間少申報個人所得稅。此外,他也被控在稅表上未申報海外帳戶。
根據認罪協議,漢得斯曼承認2009年關掉以色列銀行的帳戶,並將錢轉到第二家以色列銀行帳戶,之後又將錢轉進親友Charles Schwab帳戶,然後又從該帳戶將錢轉給他本人,讓該筆錢看來像是親友給他不必繳稅的贈與。
國 稅局洛杉磯辦公室刑事調查部門發言人麥克肯(Felicia McCain)指出,美國公民或居民只要在國外超過1萬美元帳戶擁有簽名權或管理權(authority),都有必要在所得稅表上揭露。而根據FBAR, 美國公民或居民只要海外金融機構帳戶加起來超過1萬美元,也有必要向財政部申報。
會計師施啟祥指出,美國近日與G20國家主管開會,各國就阻止跨國企業逃稅已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由美國主導的肥咖(FATCA)條款,要求在美有投資的外國金融財務機構就美國人帳戶替美國政府做警察,雖有國家反對,已逐漸成形,看來是勢在必行。
事實上,如果美國納稅人誠實申報海外資產,只要這些資產有憑有據,是正途獲得,並非非法逃稅的結果,將來可正正當當地拿進美國,好處遠大於不申報來得多。
會 計師李新忠說,不依照FBAR申報海外帳戶,讓國稅局找上門,罰款是每年10萬元或帳戶最高點的一半,並以較高金額為主,且可追溯六年。因此一名帳戶最高 點擁有100萬元的人士,若明知要申報海外帳戶卻不申報,最高罰款可高達300萬元。所以如此嚇人,是因為相關處罰是依照銀行保密法,當初訂定重罰主要是 針對走私的毒販設計所致。

2013年7月26日星期五

8 1起廣東落地免簽72小時

中國南方航空23日宣布將於8月1日開始,全球45個國家包括美國在內的外籍旅客,可在中國廣東省三天過境免簽證,這可為航空公司和旅行社業者提供商機,設計三天順道遊的行程。
南 航洛杉磯辦事處總經理盧偉熙表示,廣東是繼上海和北京後第三個可三天過境免簽的城市,72小時是從旅客抵達廣州白雲機場辦好免簽手續的次日零時算起,這意 味著免簽旅客最長可在廣東停留96個小時。由此可便利美國、墨西哥、智利等地的遊客去廣東旅遊,該便利不局限於乘坐南航遊客,乘坐任何航空公司的飛機在廣 東省都可享受此項福利。
他說,和上海北京只有一地可享受三天免簽的便利不同,遊客可在整個廣東省盡情遊玩,有很多旅遊景點和線路選擇。為鼓勵更多美國遊客前往,南航還和旅行社合作,為遊客提供33個酒店、九個景點的折扣。
旅行社業者Dicky蔡說,已和廣東的旅行社溝通過,在原有的線路上會設計三日遊的精選線路,涵蓋景點遊玩和購物等行程,價格都會在100元以下,且提供比較好的食宿條件給南加的遊客。
旅行社業者Tom沈說,廣東省圍繞「活力廣東」的旅遊品牌,已初步篩選一批72小時過境免簽的推薦旅遊精品路線,如廣州歷史文化半日遊、廣州一日遊、廣州二日遊等,包括如飛霞風景名勝區、陳家祠、南越王墓等歷史名勝景點遊玩還可品嚐北江河鮮等風味餐。
全球45個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大部分歐洲國家、日韓、巴西、阿根廷等國,需過境免簽的遊客須持有本人有效國籍證件、符合入境條件、持有第三國過境聯程機票。免簽遊客只能在規定的72小時內停留,且必須在廣州口岸離境。如遇到不可抗力,可向廣東省關部門申請簽證。
廣 州白雲機場為過境免簽旅客去廣東其他地區安排快捷的交通接駁服務。航空部分,白雲機場密集化到廣東省內其他地區如潮汕、湛江、梅縣機場的航班,每天有10 多個航班飛往粵東、西、北三個主要城市。遊客還可使用火車、高鐵等交通工具抵達珠江三角地區和廣東其他地區。機場的大巴服務也在珠江三角地區開通了17條 客運專線,讓遊客可充分利用三天時間往返於廣東省各個城市。

唸醫學院的經濟分析

許多華人與猶太人的子女喜歡唸醫學院,難怪在錄取名單上,華人和猶太人的名字遙遙領先其他族裔。自由派經濟學大師傅利曼(M. Friedman)曾指出:美國醫療學會(AMA)明顯地控制入學人數,使醫生人數不足,所得偏高。在此前提下,美國醫生真的能如四、五十年前台灣的醫師 一樣日進斗金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醫學博士學位(M. D.,不是Ph. D),如工商管理碩士、註冊會計師、執業律師等類似,並非一種學術性的學位。它是一種職業性質的學位,只是難度較大而已。在唸醫學博士之前一定得修生物、 化學、有機化學及物理才行。而且大學平均成績(GPA)要越高越好,才有可能進入醫學院。
華人子女想入醫學院的最好策略是:在大學主修一些較容易的專業(仍須修上述科學課),提升平均成績(錄取者平均值3.67),再考醫學院入學考試(MCAT),考試成績平均是31.1。
美 國私立大學醫學院的學雜費一年大約要5萬元,如喬治華盛頓大學5萬36元,公立大學對州內居民較便宜。例如,密蘇里大學州內生學雜費一年要2萬5967 元,但對外州生卻要4萬9479元。所以,資產不豐者最好申請本州的州立大學,家有恆產者(在百萬元以上)或可支持小孩唸醫學院。這是一個極好的投資。貝 勒醫學院(Baylor)似乎是最好的選擇,它排名很高且外州生學雜費只有3萬元。
根據統計,2011年醫學院中86%的學生平均欠債總額 是16 萬2000元,平均每月得付1800元左右,故尋找低利率貸款當是首要之務。許多醫學院學生可申請史塔福(Stafford )及聯邦學生貸款(PLUS)或銀行貸款以濟燃眉之急。雖然這16萬元的學債不可等閒視之,但利息部分卻可以減稅,以減輕負擔。因此只要能進入美國境內的 醫學院,貸款問題基本上可迎刃而解。銀行也知道醫生行業所得偏高,不怕收不回貸款。你只須好好地去準備未來四年寒窗苦讀。
每一個醫學院學生 都得通美國醫學執照考試(USMLE)。它共有三步段考:Step 1、Step2CK&2CS和Step 3。Step 1考試相對來講比較難,是測試一般的科學知識。對美國醫學院學生而言,這些考試只是小菜一碟。第一次考試通過率分別為94%、97%或98%及97%。所 以下一個要準備的是如何在四年學業完成後去尋找一個住院醫生(residency )的職位。一般是三年,第一年有時稱為實習醫生(intern),但是有些項目如心臟科、癌症手術、腦部手術可長達7年的。
在做駐院醫生期 間,年薪大約5萬,每州不一樣,但這是學習臨床經驗的大好時機,以便今後在職場上大展宏圖。申請美國醫學院入學可說是僧多粥少,難免會有不少遺珠之憾。華 人子弟如對科學或醫學院入學考試(MCAT)不是特別拿手,可以另闢蹊徑:申請境外醫學院。筆者在20多年前有一位美籍印度學生,在取得大學經濟學位後到 印度去唸醫學院,回美後順利通過美國醫學執照考試三步段考,取得執照早掛牌行醫了。
華人子女或可考慮申請加勒比海醫學院 (Caribbean)。這些醫學院的錄取率比美國醫學院高出許多。譬如全美排名第60的喬治華盛頓醫學院的錄取比率在2010年只有3.8%;在多明尼 加島上相當著名的羅斯大學(Ross University)的錄取率卻高達38%。雖然羅斯大學入學生的醫學院入學考試平均分數只有27分,但是醫學執照考試通過率也高達93%,與美國醫學 院學生的通過率相差很小。

如何在跳蚤市場淘寶

2007年以來,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的泥沼。雖然鈔票卻滿天飛,但存在銀行拿0.5%的利息不划算。於是各種投資方法紛紛出籠,如房產、農地、期貨、金銀、彩券、賭場等。但是,你若不是專家還是少碰為妙。筆者今天建議一個簡單的淘寶方式。
如果手上有些現金,不妨去逛一下跳蚤市場,在yard sale(出清舊貨)或標價場可輕易地找到寶。20多年前筆者在賓州鄉下居住,用20元買入了整本在越南使用的中文古幣,其中不乏珍品,估計是越戰退伍軍人的遺物。
美 國的跳蚤市場在春夏之際就開始活絡起來,你應該趁早進場,因為攤主上個淡季收購的物品須要賣出去換取現金。跳蚤市場通常在每月的第幾個星期六舉行,下雨順 延一星期。你首先在口袋裝滿幾百塊現金,入場觀察。切忌穿名牌衣服,否則砍價不易。如果早上9 點開始,你最好9 點半之前入場,因為大部份好東西在10點之前都被行家買走了。
一般來講,你講價從標籤價的一半左右開始,如果賣家認為太低可向上調高一點。 如果攤主有意思要賣,你可指出物品上的瑕疵要求再降,或者用現金折價。譬如一張南北戰爭時的徵兵文件要價100元,你出價50元。在成交前可從口袋中拿出 45元現金說"我所有的現金都在這,連飯錢也沒了?。此法甚為有效。一張八成新的桌子50元砍成25 元,可要求附送一個筆架或小檯燈。以前在台灣的菜市場,買一斤蕃茄不是也可要求送把蔥嗎?
在跳蚤市場買八成新的衣服,一定要找名牌的如 Ann Taylor、St. John's Bay等,一兩塊錢一件或可考慮。市場內常見的是舊書及舊刀叉等要小心為之。舊書除非是絕版書或有名人簽名的,1900年後的最好別買。因為二手書店如 Wonder Book內舊書滿坑滿谷,你的房子根本裝不下。
二戰後的舊刀叉也別買,因為數量很多。買舊刀叉的訣竅是找銅或銀的買。一般而 言,銅銀質量重,色澤白中帶黃,古色古香。1990年代銅的一支才五角錢,銀的一支一兩塊錢。現在世界銅銀價格飆升,此項投資利潤在10倍以上。美國18 世紀及19世紀前半段的刀叉泰半由英國輸入,名匠如George Smith、Henry Bayley製造的珍品價值成百上千,你上跳蚤市場要留意了。
華 人對此有興趣者要先對古董知識下點功夫且動作要快:肯開(Kincaid)女士用60元從 yard sale的草坪上買進四條波斯地毯,轉手間用1200元賣出。1995年筆者託親戚在上海用200美元買入了大約150本(大部分清道光至光緒年間)的線 裝書,從投資的眼光來看利潤20倍都不止。隔年又去買時,線裝書竟被日本人收購一空,令人擲筆三嘆。
在跳蚤市場上,常可見到老的風景明信 片,除了印刷精美外有些還有點歷史價值,如已經被洪水淹沒的美國城鎮或風景區。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明信片上有些會蓋有被查閱(censo ed)的郵戳,反映出時代背景甚為有趣。這種收藏可以當做嗜好,但升值空間不大。筆者數百張美國20世紀初的名信片統統在地下室,上邊滿是灰麈。
有 些跳蚤市場有100年以上的舊報紙出售,如Harper's Weekly等。筆者建議除非有研究價值的,最好不要買,佔地大且升值空間小。一份喬治華盛頓時期的舊報紙便宜時竟然35元就可買到,主要因為市場太小, 增值有限。南北戰爭時的紙鈔發行量不少,但假鈔也充斥市場,華人如非此道中人,還是退避為吉吧! (更正: 上期 March of Dimes Foundation 應譯為「集沙成塔慈善捐款運動基金」。)

生產前後的理財準備

在家人生產前,要在財務上做足準備,否則生產後一個月忙得手忙腳亂。首要之務是檢查是否有保險,一般公司給員工的保險都會包括生產險。假設你沒有保險,應 趕緊去買,越早越好,因為有些保險公司會等到生產後才做決定,以減少風險。如果沒錢買保險,可找當地的「三月優生優育基金會」(March of Dimes Foundation)或到社區福利機構去申請輔助。「三月優生優育基金會」由時任總統的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於1938年創辦,為的是對抗當時頗為流行的小兒麻痺症。現在,它已經成為一個非營利的組織,致力於改善嬰兒和母親的健康。
在購買保險前,要仔細看清楚細節。該保險是否包涵了產前照顧(prenatal care)、流產(miscarriage)、早產(premature birth)、育嬰室費用、麻醉和緊急剖腹生產(Cesarean section)及產後兒科診費。
美國政府對婦孺的照顧非常完善,基本上是免費的,還發放食物券。我們常會見到每月初深夜時,不少窮媽媽在沃爾瑪用食物券買入大量嬰兒牛奶,我們應當對她們的毅力景仰才是。
美 國婦女多是人高馬大,小孩出生後兩天又上班去了。華人媽媽弱柳扶風的居多,定要休養一段時間才行。華人同胞可利用家庭婦女產假法(Family and Medical Leave Act,簡稱FMLA)申請無薪休假,最高可達12個星期(至少50個員工的公司)。華人應到人事部門(Human Resources)把公司的家庭婦女產假法弄清楚。筆者的建議是與主管協商,爭取在家上網工作或網上授課。
另一個馬上要面對的問題是整個 家庭結構上的變化。如果你的配偶仍要繼續工作,事先要準備好嬰兒照顧的費用。在美國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最好事先另設一個帳戶。有些公司設有靈活帳戶 (flexible account),從你的薪水支票(稅前)先扣下一些錢,事後再如數奉還,最高上限是5000元。雖然數目不多,但可減輕一些財力上的負擔。另外一種是幼 童照顧抵稅(childcare tax credit)較適合用在窮人,上限是3000元,所有費用都可抵稅。
假如配偶不再準備上班,此 時可以買個較便宜的定期壽險(term life)以防意外。至於是否要買較貴的傷殘險(disability insurance,一般是收入的60%左右)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小孩出生後,年青夫妻還是雙方都有工作才好,同時雇用保母或借重雙方父母親。
更 重要的財務規畫是準備未來小孩的教育費用。猶太人與華人是最重視教育的民族。華人或可利用529大學儲蓄計畫(529 college savings plan),美國大部分州都有這種減州稅的教育儲蓄。這帳戶上所賺的資本利得在提出支付學校費用時也不要繳稅,如果他用除了要補繳所得稅另加10%?款, 目的是提高國民素質及生產力,一舉兩得。
在美國常? 到的一個笑話是,趕快在12月31日生小孩,因為可以減少所得稅(tax deductible)。2013年是3900元。如果邊際稅率是三分之一,年底生下的小孩馬上就對你的家庭貢獻了1300元,也不無小補。
當 小孩生下來後,應當儘快領取出生紙及社安號碼,同時也別忘了馬上要修改遺囑。一般第一順位是配偶,第二順位是小孩。如果不修改遺囑或預立信托,萬一父母雙 亡,法院只能認定小孩為臨時受益人,由法院指定的機構監督。小孩一到18歲已成年,則可自己領錢。但18歲時自治能力低,成天花天酒地很常見,因此設立一 個信托是明智的。
如果是老年得子,應當馬上減少自己的退休帳戶的存款。因為存款已經足夠,此時要為配偶及小孩的未來著想才好。

2013年7月25日星期四

免費小圖書館

在全美各地受到歡迎的「免費小圖書館」(Little Free Library)最近在洛杉磯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種小圖書館外觀有如信箱,箱內的書任人取閱。蒙羅維亞一位民眾說,社區居民經常駐足在小圖書館前,他與11年來未曾講過話的鄰居因而有了共同話題。
聖 蓋博谷包括巴沙迪那、南巴沙迪那、亞凱迪亞和蒙羅維亞等地的住宅區路邊,最近出現了設計精美的木箱,猛一看還以為是信箱,走近一看,「信箱」裡裝的不是信 而是書,箱中還寫著「拿一本書,放一本書」(Take A Book, Leave A Book),鼓勵民眾自由取閱和捐贈書本,民眾可將原本借的書還回去,或放進另一本書。
Travis Stone和Stephanie Cox剛自蒙羅維亞高中畢業,兩人合力在蒙羅維亞各角落設立了五個免費小圖書館。Cox說,小圖書館主要服務小城鎮、住宅區,許多人是走路經過她家門口, 覺得這個「信箱」長得有些奇怪,折返後才發現是個圖書館,然後成為忠實顧客。
免費小圖書館2010年開始出現於威斯康辛州,獲得全美熱烈回響,持續發展到各州。想要設立圖書館的人只要上網登錄付錢,該組織就將木箱郵寄給民眾,由民眾自己組裝,完成後還會出現在免費小圖書館的地圖上。
這 種圖書館沒有上鎖,沒有圖書館員,完全依靠社區居民的榮譽感運作。Stone表示,他不擔心有人會偷書,他家在Melrose Avenue和Hillcrest Blvd路口,門口的圖書館大約有44本書,「書只有變多,從沒少過」。他說,免費圖書館不僅讓大家有書看,11年來沒講過話的鄰居因為時常在他家門前借 書拿書,也打破沉默跟他聊天,「算是另類收穫」。
巴沙迪那居民Kimberly家住Las Lunas St.,她的鄰居在門口設了個免費小圖書館,她六歲的兒子Oliver每天出入都會去開一下木箱。Kimberly表示,免費小圖書館非常方便,兒子是忠 實顧客,他不僅期盼新書,也很好奇誰把他的書借走。她說,圖書館成了一個小據點,在無形中凝聚社區。
南巴沙迪那Marengo Avenue和Oak Street附近就有兩個免費小圖書館。居民Randy和妻子Marry經常使用圖書館,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報到一次。他說,他們夫妻倆有天出門散步時意外發現圖書館,後來愈來愈多人知道,書也愈來愈多。
Stone說,他樂見聖蓋博谷愈來愈多免費小圖書館,也許華人可以考慮上網登錄圖書館,放些中文書給大家交流。
image

定居國外領社安金 資格限制不同

近年,來自台灣的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人以台灣開支較低,健保不必等到65歲即可擁有等理由,搬回台灣。美國社會安全署洛杉磯辦公室發言人帕若 (Julissa Parra)指出,若美國公民並打算長期定居國外,將不會影響他們可獲得的社會安全退休金。但若不是公民,除非是符合某些特例,否則只要離開美國連續超過 六個月,所享有的社安退休金,將被中止。但提供給低收入的生活補助、聯邦救濟金(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離開美國連續30天,就沒有資格領取。
社 安署規定,只有在搬離美國50州、哥倫比亞特區、波多黎各、關島、北方馬里亞納群島、薩摩亞及美屬維爾京群島,且達30天以上,才算是住在國外。此外,若 是住在日本、南韓、英國、法國等23個國家,社安署允許符合領取退休金的人隨便住多久都可以,且會將退休金匯到他們要求的地址或戶口。
但定 居台灣、中國大陸的美國公民並無法從當地銀行帳戶直接收到退休金,仍須提供地址。定居香港的美國公民則可從銀行帳戶直接收到退休金。但住在這些地方的綠卡 持有人,只要離開美國超過六個月,退休金就會停止。須重新返美定居,且住滿一個月(Calendar Month),才能符合社安署繼續寄送退休金的要求。
前往柬埔寨、越南等尚未民主化的國家長期定居,社安署也不會將退休金寄到納稅人指定的這些國家地址。除非納稅人與當地領事館聯絡,探詢每月由領事館代收退休金、再前往提領的可能性。
若遷居到古巴或北韓,則完全不會收到社安署寄來的退休金,除非受惠人之後搬到其他國家可一次補領。
帕 若建議,若打算定居國外超過六個月,並想瞭解是否仍有資格領到退休金,不妨上社安署網站http://www.socialsecurity.gov /international/payments.html.的「海外給付篩選工具」(Payments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screening tool)瞭解,使用者只要針對系列問題回答是或不是,即可獲得答案。
該項工具不單針對退休金,由社安署負責核發的殘障金也包括在內。
至於住在國外,既不是美國公民也不是綠卡持有者的退休金受益人,所收到的退休金將會被預扣25.5%稅金,以便滿足聯邦所得稅要求。
社安署詢問電話是:1-800-772-1213,服務時間是周一至周五上午7時至晚間7時,並提供詢問人母語服務。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人社區新聞 - 定居國外領社安金 資格限制不同

2013年7月24日星期三

濫用糧券 購物寄祖國販賣

「紐約郵報」21日披露,紐約市民利用納稅人資助的糧食券福利,購買食品寄給牙買加、海地和多明尼加共和國的親人。聯邦官員表示,耗資860億元的糧食券福利目的在賑濟美國貧民,而這種行為完全違悖其宗旨。
報導指出,這些糧食券申領者使用電子福利轉帳卡(Electronic Benefit Transfer,EBT)購買食品等雜貨,包裝成一大桶寄至海外。
這類做法極為普遍,以致加勒比海各城市的超市牆邊,到處可見一列列數以百計45到55加侖裝的紙箱和塑膠桶。
聯邦農業部食品營養處發言人表示,糧食券福利是提供家庭購買食物或烹煮食物的食材之用,她說,各州若發現民眾寄送非易腐性食品至國外,應加以干涉。
卡托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譚勒表示,這是濫用社會福利的另一例證。譚勒說:「我不希望糧食券監督員去窺探民眾如何使用買來的食物,但這種做法不該發生。糧食券的宗旨是幫助沒有足夠食物的美國民眾,不是用來做為外援。」
政府文件顯示,美國去年會計年度提供加勒比海國家的援助高達5億2270萬元。
然而,這些紐約市民表示,他們郵寄這些食物,是因為美國的糧食品質較佳,也比他們家人從國外取得的便宜。布碌崙一家超市員工說:「大家都這麼做,許多人是用EBT來購貨。」
消費者通常用現金購買約40元一個的塑膠桶,裝滿價值500元至2000元的米、豆、麵條、罐裝牛奶和香腸後寄回母國。
布碌崙先鋒超市及Key Food超市員工也證實確有此事,他們指出,糧食券申領者通常買了桶子帶回家,再分次使用EBT卡購買食品裝在桶內,等桶子裝滿,民眾再致電運輸公司要求他們取貨,支付70元經海運寄至加勒比海,通常約需三周即可寄達。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濫用糧券 購物寄祖國販賣 

美國中產 無處可逃

汽車城底特律申請破產,反映了美國中產階級的困境。
美國的中產階級,數十年來,受到兩大衝擊,底特律所反映的是其中之一。底特律從盛而衰,雖說是債務所致,但歸根究柢還是與經濟環境改變有關;這個城市在近年的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成為輸家,不但在日歐汽車的競爭中節節失利,而且在2008年的經濟衰退中,幾乎一蹶不振。
以前,車廠的薪金足以讓工人成為中產階級,足以在郊區買房,供子女上大學,退休金足以安享晚年;現在,就業大量流失,使工人失去工作,美國夢也頓告幻滅。
底特律要重建汽車業,甚難。矽谷是值得借鏡的對象。走科技創新之路的矽谷Tesla汽車公司,已異軍突起,成功研製電動車,開始攻占美國的汽車市場。矽谷並非要成為新的汽車城,只是在科技上找到突破,這是最值得底特律三大汽車公司學習的。
美國中產受到的另一衝擊是收入停滯不前。不少研究都指出一個事實:二次大戰後,直至1970年,中產的收入隨經濟成長而增加,但1970年以後,收入卻受到抑制。
國會預算中心2011年的報告顯示,由1978至2007的30年期間,全美收入最高的10%人士,收入增加了275%,但其餘的90%人士,收入卻不增反減。今年3月公布的另一研究顯示,從1966至2011,收入最高的10%人士,收入增加了84%,但其餘的90%人士,收入只增加了59元。
講求平等的美國,向來不喜歡談論階級,但中產的收入長期受壓,社會中的貧富懸殊情況已難以忽略。社會學家將美國人分為上中下三個階級。富裕的上層,約占10%;中產最多,約占75%;貧窮的下層,約占15%(等於4000多萬人)。
社會學家將美國中產稱為「焦慮的階級」。最近數年的的經濟大衰退,最易看到中產的萎縮;他們大量失業,掙扎求存,稍一不慎,即淪為下層,墮入領福利金的深淵。過著這種日夜擔憂的生活,難怪他們對前景感到焦慮不安。
華人移民來美,大都對美國抱有憧憬,認為只要努力工作,就可實現美國夢,至少也可在郊區買房,退休後有退休金,可隨時去度假,可買任何想買的東西。但事實上,美國有問題,而且是大問題,因為占人口多數的中產階級,生活得焦慮不安,不僅向上的美國夢之路堵塞難通,而且還隨時可能墮進社會底層的深淵。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金山人語 美國中產 無處可逃 

美國人為甚麼變月光族?


理財網站Bankrate.com日前公布調查,76%美國人需要依賴月薪過日子,是名副其實的「月光族」,約22%美國人儲蓄不足100美元,無法應付任何緊急需要用錢的情況。更有46%的人儲蓄不到800美元,常聽人說「美國藏富於民」,但這是「富」嗎?難道美國已國疲民困,如何再稱強世界?

2012年10月CreditDonkey.com的調查對照,當時超過四成受訪者表示,銀行的可動用存款不到500元。54%被調查者沒有儲蓄計畫,45%的人擔心永遠沒有能力儲蓄。CBS當時報導,這個結果讓CreditDonkey.com感到不可思議,因為被調查者沒有窮人,有些人擁有豪宅、巨額的房貸或401(K)儲蓄帳戶,但手頭的活錢仍不到500元。

事實真相似乎浮現了:美國人的消費習慣和儒家文化的東亞國家移民絕對不同,他們有錢就花,沒有「積穀防飢」概念。他們的上一代經歷美國最輝煌的黃金鼎盛期,揮霍和享受生活已成生命的目標,耳濡目染下,這一代人根本沒有儲蓄觀念。有錢就盡情花錢,沒錢也要借錢來花,整個社會形成龐大但並踏實的「消費鏈」,是帶動美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

多數美國人沒有存款,或許有很多因素:一,美國二戰後建立的社會救濟制度,譬如緊急難有聯邦和州政府各種支援福利,如失業金、糧食券和慈善捐款等,讓很多人不怕「萬一」意外情況,不像咱老中「求人不如求己」,日常會存款應急,自然沒有存款。

二,很多老美想存款也存不下來,因為日常薪水已被事先安排的消費「瓜分」。老中常是存夠錢或有錢才敢消費,老美則還沒賺錢就開始消費。房屋貸款、汽車貸款、保險、各種生活開銷,早把未賺進的薪水瓜分光。
三,「預支型消費」是社會常態,寅吃卯糧是老中的大忌,老美卻視為理所當然。分期付款和信用卡借貸制度,可能是元凶。常接到信用卡公司信函,開頭說「恭喜閣下,信用額度增加至幾千或幾萬元」,意謂您可借款幾千至幾萬元。老中可能沒當一回事,因為借錢要還,信用卡的高利貸,錢滾錢,稍有不慎就成「卡奴」,但老美可能就開始安排度假、買大東西狂消費,然後揹債還錢,怎麼能有儲蓄?
四,不知節儉的生活習慣,譬如每天買星巴克咖啡、上街洗頭做髮型、晚上上酒吧,見喜歡的東西就買,不考慮東西是否真正需要等,都是美國人習性。電視上大力宣傳信用卡借錢,每日接觸上百種消費訊息的誘惑,整體造就沒有儲蓄的社會。經濟好時猶可支撐,但金融海嘯迄今,惡性循還出現。當然,貧富太懸殊,也是高比例人口無儲蓄的主因。

2013年7月23日星期二

定居國外領社安金 資格限制不同

近年,來自台灣的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人以台灣開支較低,健保不必等到65歲即可擁有等理由,搬回台灣。美國社會安全署洛杉磯辦公室發言人帕若 (Julissa Parra)指出,若美國公民並打算長期定居國外,將不會影響他們可獲得的社會安全退休金。但若不是公民,除非是符合某些特例,否則只要離開美國連續超過 六個月,所享有的社安退休金,將被中止。但提供給低收入的生活補助、聯邦救濟金(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離開美國連續30天,就沒有資格領取。
社 安署規定,只有在搬離美國50州、哥倫比亞特區、波多黎各、關島、北方馬里亞納群島、薩摩亞及美屬維爾京群島,且達30天以上,才算是住在國外。此外,若 是住在日本、南韓、英國、法國等23個國家,社安署允許符合領取退休金的人隨便住多久都可以,且會將退休金匯到他們要求的地址或戶口。
但定 居台灣、中國大陸的美國公民並無法從當地銀行帳戶直接收到退休金,仍須提供地址。定居香港的美國公民則可從銀行帳戶直接收到退休金。但住在這些地方的綠卡 持有人,只要離開美國超過六個月,退休金就會停止。須重新返美定居,且住滿一個月(Calendar Month),才能符合社安署繼續寄送退休金的要求。
前往柬埔寨、越南等尚未民主化的國家長期定居,社安署也不會將退休金寄到納稅人指定的這些國家地址。除非納稅人與當地領事館聯絡,探詢每月由領事館代收退休金、再前往提領的可能性。
若遷居到古巴或北韓,則完全不會收到社安署寄來的退休金,除非受惠人之後搬到其他國家可一次補領。
帕 若建議,若打算定居國外超過六個月,並想瞭解是否仍有資格領到退休金,不妨上社安署網站http://www.socialsecurity.gov /international/payments.html.的「海外給付篩選工具」(Payments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screening tool)瞭解,使用者只要針對系列問題回答是或不是,即可獲得答案。
該項工具不單針對退休金,由社安署負責核發的殘障金也包括在內。
至於住在國外,既不是美國公民也不是綠卡持有者的退休金受益人,所收到的退休金將會被預扣25.5%稅金,以便滿足聯邦所得稅要求。
社安署詢問電話是:1-800-772-1213,服務時間是周一至周五上午7時至晚間7時,並提供詢問人母語服務。

5件事 莫刷信用卡

信用卡是最佳財務工具,也是最糟財務工具。信用卡債是無擔保債務,因此債息通常比車貸或房貸高;它也不像房貸或學貸可享受減稅優惠;且複利計息,讓人深陷連環債務。刷卡消費建議不要涉及以下五種消費行為:
●學費。很多時候,不是大學一畢業就能找到工作,第一份工作的收入也未必足以還債。高校學生可以享受低息學貸、獎助學金,還可兼職打工。亦不妨選擇學費較低的學校,或延期入學。
●稅務。國稅局已授權信用卡公司辦理刷卡上稅,且通過電話、網路、電子報稅系統刷卡繳稅,快速便捷。然而,用信用卡刷稅,付款人可能需要支付1.88%到2.35%的「便利費」。且若刷稅金額龐大,又積欠債務,會降低信用額度,有損信用分。
●婚禮。一場婚禮耗資不菲,若婚姻生活以大筆債務開頭,日後恐存隱患。許多夫妻因經濟糾紛釀成家庭矛盾,甚至勞燕分飛。婚禮大操大辦,固然很有面子,但婚姻生活是夫妻兩人冷暖自知,還是有多強經濟能力,辦多大婚禮為妙。
●假期。出外度假是為放鬆心情,消減壓力。但若全程刷卡來資助這項消遣,等於又揹上還債壓力。可設置一項個人旅遊基金,每月存錢,積累起足夠的錢才成行。
●醫費。沒保險的人求醫問藥代價昂貴,但也沒理由刷信用卡付帳。最好是四處比價,選擇收費低廉的醫療機構就診。即便已收到帳單,也可試著與醫療單位協商,調整費用,或要求對方提供無息或低息分期付款方案。

2013年7月22日星期一

華裔公德引關注 粗鄙攻詰不可取

本報日前報導部分華人在好市多(Costco)超市自帶水杯接本應付費的飲料,引起讀者和網友激烈討論,點閱率高達近6萬次,並有近百則網友評論,還被很多華人網站多次轉載,也在網友中引起軒然大波。一杯不到60分的飲料事件引起如此廣泛的討論,顯現讀者對此新聞的關注,也折射出飲料背後大家關注的問題。而主要問題是,新移民對華人社區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居民移民海外的數量越來越多,很多大陸人移民來美國,而月子中心、瘋狂購物、橫掃房市等大量有關大陸移民的報導,給很多人以一夜暴富、財大氣粗等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還給人以不守秩序、大聲喧嘩、缺乏公德等壞印象,造成很多人對大陸移民怨聲載道。而接飲料喝的現象,只不過是一根點燃的火柴,引起民眾討論的大爆炸。
憑心而論,無論新移民還是老移民,華人移民的守法程度非常高。即使在華人居民超過40%的聖蓋博市,暴力犯罪也幾乎和華人無緣,去警局查工作日誌,很多涉及華人的案件都是駕駛等案件,這些案件,新老移民的案發率並沒有太大區別。
但另一方面,部分新移民也存在愛占便宜,小偷小摸、不願禮讓、不注重禮儀等問題。但這並不意味新移民就是「老鼠屎」,害了華裔移民一鍋湯。新移民確實比老移民存在更多問題,但就像美國的種族問題一樣,我們沒有必要將那只「老鼠」和整個新移民群體聯繫起來,並對新移民群體大加撻伐。就事論事才能解決問題。事實上,很多新移民受教育程度已經今非昔比,給美國帶來更多的人力資源,而非人口負擔,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行為舉止並不出格。
一些網友表示,偷接飲料喝的並不止華人,其他族裔也有很多人做同樣的事情。為什麼人家殺人放火都不算大新聞,而華人接杯飲料就成了眾矢之的?你們是不是就知道找華人的毛病?一方面,這件事確實是事實,因為有讀者投訴,並非杜撰的新聞,需要讓大家知道;另一方面,透過媒體報導和讀者的討論,能夠讓大家了解到問題的存在,以便改正。
需要指出的是,移民只有新老之分,沒有高低之別。作為同文同種的華人,更不應該將台灣人、大陸人、香港人搞成壁壘森嚴、涇渭分明而且互相攻擊瞧不起的三個團體,這樣不但不利於華人的團結,也無益於華人社區的壯大。 部分網友以非常粗鄙的語言互相攻擊,不但模糊了討論的焦點,也對對方造成傷害。雖然網路之言無禁忌,但起碼的禮貌和文明用語不能丟。用粗鄙的語言攻擊別人與接免費的飲料喝,哪個更沒禮貌,更值得批評呢?

領糧食券的人 為何越來越多?

聯邦農業部日前發布統計數據指出,至2013年4月為止,全美有4750萬人使用糧食券(Food Stamp),相當於全美人口的15%,創歷史新高,幾乎每六個美國人就有一個人使用。糧食券是聯邦政府最大的社會福利計畫之一,每年耗資約800億元。最值得觀注的問題是,領糧食券的民眾為何越來越多、美國的社會福利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糧食券的原始目的,是讓貧困或有急難的民眾免受飢餓之苦,既「救急」也「救窮」,平均而言,每人每月可領取相當於134元食物,數目不算高。但近年來,領糧食券的人越來越多,需要救助的美國人超乎想像。
在1978年能源危機期間,美國領取糧食券民眾的比率為8%,此後近20年,大致都在7%與10%之間擺盪。轉捩點出現在2008年上半,也就是歐巴馬上任總統後不久,領取糧食券民眾比率一路上升到目前的15%。
領取糧食券的人數,與經濟景氣、失業率有直接關連,但也並非絕對因素。政府對發放糧食券的寬鬆與否與預算額度、民眾對糧食券養成的依賴程度、不肖人士詐領或濫用福利的多寡等,也是原因之一。
比較令人訝異的是加州,目前加州有416萬人領糧食券,相當於11%,比全美平均值15%低了不少。加州在過去四年景氣不佳,失業率高居全美第二,可見景氣與失業率與糧食券並不一定是正相關。推究其原因,加州新移民與非法移民人數較多,這兩類人可能不符合申請糧食券的資格,或不知如何申請。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領取糧食券約有半數是非西語裔的白人,全美比率最高的是美南密西西比州的22%、其次為田納西州的21%,就連最東北的緬因州也有19%,而人口密集的紐約為16%;美西地區最高的州則是新墨西哥的21%與俄勒岡的21%。所以糧食券是跨族裔的共同現象,而新移民相對較少享用這項福利利。
糧食券預算最近在聯邦眾議院引起兩黨激烈爭執,共和黨人想大砍數十億元,其基本理念是聯邦政府赤字連連,過於寬鬆的發放標準,等於鼓勵失業者不需積極找工作。民主黨人則痛斥對方罔顧貧困民眾溫飽,對一時遭逢經濟困難的失業者再補上一槍。
不過最引人矚目的說法,來自聯邦農業部濟研究局的分析指出,每消費一元的食物券,即有1.79元的相乘效應,可刺激國內經濟生產。有人據此相譏,何不對所有人發放糧食券,美國經濟不景氣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各種福利計畫是社會安全網的重要組成元素,政府可及時對有需救助的民眾伸出援手。但任何立意良善的制度,都可能被濫用,糧食券即為其中之一。「救急」也「救窮」的糧食券,至今演變成15%美國人每天溫飽不可或缺的救濟措施,只能說美國真的越來越窮,要不就是這個政府的管理效能實在太差。

2013年7月17日星期三

美理工科系 逾7成國際生

美國在理工領域高度倚重外國人,在一些科技大廠,黃皮膚黑頭髮的員工甚至超過一半。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美國電機研究所高達七成是國際學生,甚至有36所電機研究所的學生八成都是非美國人。儘管如此,外國工程師大軍爬至公司決策高層的卻是少之又少。
「美國政策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American Policy)7月初公布「國際學生對美國的重要性」報告,以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國際學生為研究對像。報告指出,2010年,國際學生在電機科系占70%,在電腦科學占63%,工業工程占60%,在化工、材料、機械等均超過五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國際學生超過一半的科系中,經濟是唯一的非理工科系。
報告分析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資料指出,在接受調查的150多所大學中,36個電機研究所的學生八成是非美國人,其中甚至有七所美國學生僅占一成。以知名的德州農工大學為例,電機所有408名外國學生,美國學生卻只有92人,約18%。
該機構執行主任、報告作者Stuart Anderson說,美國高度倚重外國學生,不少大學得靠外國學生才得以繼續,而外國學生對學術研究和經濟的貢獻更是不可抹滅。
洛杉磯加大安德森商學院華裔教授俞偉雄表示,數理訓練不夠扎實一直是美國K-12教育問題,因此朝這方面發展的美國人少。以經濟系為例,經濟系對數理訓練的要求與理工科系幾無差異,如果美國人對財金議題有興趣,可能寧可選擇MBA。
美國的國際學生多來自亞洲,以印度和中國為大宗,在許多科技公司基本上說中文也會通,但外國人始終停留在技術人員的層面,進不了決策高層。一名在南加手機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工作的陳先生就說,公司印度人和華人雖多,但主管幾乎都是美國人。
外國員工數量雖多卻在公司底層,是否代表某種「天花板效應」?俞偉雄說,客觀而言,溝通和協調能力是管理階層必備,外國人在語言上先吃虧,他們的科系本身也不重培養溝通能力,決策高層自然多是美國人。另外,對外國員工,尤其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員工,在科技大廠擔任工程師已足夠使他們生活優渥,所以鮮少有升職的強烈企圖心。
學術圈情況也大同小異。一名理工科系華裔教授也說,升管理職或兼行政職的外國教授一般較少,申請研究經費也不若美國教授容易,原因可能出在人脈。

在機場被帶進小黑屋 不必驚慌

前幾天,我爸媽從中國來美,下飛機後被帶進小黑屋。因為我沒有和他們說過這個情況,他們很擔心,然後看到裡面有不少人,而且人越來越多。後來問起,據說幾乎老人來探親幾乎都要進去一趟。在此期間,我接到電話,問我為什麼父母去年來了今年還要來?去年為什麼沒有玩夠?他們為什麼需要停留六個月?你有六個月的假嗎?你結婚了嗎?有小孩嗎?小孩多大?我如實說了,小孩一歲多。他一聽了,馬上說我知道了。我心裡沒有底了,聽那人口氣不善。
於是,我馬上找機場的人,請他們帶我進去親自找他們談。但是,我進不去門,剛好這個時候,看到另外兩個入境處的官員,就和他們說了情況,想爭取進去幫父母說話。
正在這時,居然聽到我爸媽拿了行李出來叫我,說給了六個月停留,我終於落下心頭大石。但是回想起來,那個打電話給我的官員,一聽說我小孩一歲多,馬上掛了電話。請問:這是不是因為我的小孩才給六個月?
答:
你來信所講述的情況過去就有,但現在看來移民海關保護執法局(CBP)執法的力度比過去加大了。我們認為,這與目前美國參眾兩院正在討論的移民法改革是有關聯的。因為許多共和黨議員們長期以來一直就以歐巴馬政府在保護美國邊關(Board Protection)方面執法不嚴為藉口來反對移民法改革。其實從各種已發表的資料來看,歐巴馬政府在保護美國邊防執法的力度是遠遠超過上幾屆政府的。
目前,移民改革法正在美參眾兩院中討論的如火如荼。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邊境執法力度與國會熱度應該是成正比的。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大家也不要過分緊張、敏感。現在中國來美旅遊的觀光客是過去的數倍。而你的父母去年在美滯留六個月,現在又要求在美滯留六個月。所以邊境保護官員對你父母頻繁來美並每次滯留長達六個月的意圖有懷疑是正常的。打電話詢問你們家的情況是官員工作的一部分。所以你們不必驚慌,也不需要猜測他們問話的意圖。許多我們的客人和他們的家屬最近告訴我們,他們有與你父母相似的遭遇,但基本上都是有驚無險,順利過關。
我們也借今天這個機會告訴大家,如果在美國邊境遇到類似的情況,千萬不要驚慌,一定要如實回答海關執法員的問題。如果不明白他們的問題,可以請他們重複。如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一定不要說謊。

2013年7月16日星期二

加州自由化是否太過頭

加州參、眾兩會日前通過AB1266法案,變性學生有權使用符合他們認定性別的公立學校廁所,並參加符合他們認定性別的體育校隊。亦即:只要學生自己認定性別是甚麼,有權使用那個性別的廁所和體育課、更衣室。這是考慮變性學生方便,不歧視他們的先進立法,但可能讓絕多數非變性的學生困擾,增加性騷擾、性侵等疑慮。
加州立法經常走在時代尖端,領導美國思潮。模糊化性別,讓男女學生逐漸忽視性別差異,或許是某些人意識中的「促進男女平等,無性別差異和歧視」。但這種思維或許也忽略了,自然界人類就有男女差異,必須互相保持隱私和差別,譬如公用廁所、浴室、營業的三溫暖(芬蘭浴)男女分隔,讓互不熟悉的男性和女性,不致發生和「性」有關的困擾。這也是人類有別於動物的文明,就像穿衣遮住重要部位一樣。
美國近年有許多模糊性別的舉措,譬如一些自由思想較昌盛大學,學生宿舍不但男女合用廁所和洗浴間,有些更激進的學校甚至允許男女生同一間寢室,上鋪睡男生、下鋪睡女生。這種安排背後的思維,是學生都是理性成熟的人,訓練他們知道自己行為分寸,不致踰越分際,男女差異不是問題。
坦白說,這是一種高遠的教育理想和境界,既然男女平等,何須再區分男女廁所和洗浴間,大家平等共處,只要把握分際,不要把「性」當作神秘元素,讓性別成為平常事,豈不更好?
考慮變性學生權益,讓他或她有選擇自己性別的權利,使用學校公共設施,加入自己認同的性別群體,是先進思維。就像聯邦最高法院日前判決,認可同性婚姻一樣,是人權的一部分。但可能方便了極少數學生,給了他們方便和安全感,卻讓極高比例的非變性學生(這裡不能使用「正常」學生這個詞,否則也涉及歧視)反而感不便、不安全、受威脅。
舉例言,如果有心理發展偏差學生,假借自己性別認同有異,有男性性徵的男生認為自己是女性,要求參加女性團體,使用女廁所和更衣室,學校依法要准許。但更多女同學可能惴惴不安,害怕性別認同變異的同學是真是假,或另有所圖,會不會偷窺、騷擾或性侵同學?
學區即使制定周延規定,但同學間要認定和記憶誰有權用男、女性使用的浴廁和更衣室,會不會有人渾水摸魚,保安上會是沉重負擔,多數同學也會感徬徨、緊張和不安。立法者照顧少數、忽略多數,難逃譁眾取寵之譏。法案提案者州議員阿米安諾 是同性戀者,強加自己價值觀於其他人身上,立法考慮似欠周延。
州議會或許「先進」過頭了,但這就是加州。

2013年7月11日星期四

沒健保看病的竅門

友人柯君是位青年才俊,剛從中國用移民投資身分來美發展,前途一片大好。柯君在洗澡後用棉花棒擦乾耳朵的水漬時,棉花棒折斷留在耳朵裡,愈想把它挑出來偏愈進去耳內,只好去看醫生。在沒有健保的情況下,筆者以為,如果情況不太嚴重的話,或許可以到當地的緊急治療(urgent care),不用預約,醫生有些口音,醫療品質尚可。
上述的例子大約百餘元就可解決。若在較嚴重的狀況時,就要好好小心計畫了。青壯年齡的華人沒健保的也實在不少,在65歲前除非申請到殘障或單親媽媽身分,否則免費醫療不很容易獲得。這是美國醫療照顧的一個死角,也是歐氏健保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在美國經營餐館業的華人很多,但因為年青力壯不怕生病,即使生了病頂多去看下中醫,拿兩帖藥也能奏效。但萬一生場大病,那又該如何呢?
筆者建議,在美年輕或壯年的華人不妨去大學或社區學院註冊語言學校,一邊學英文,順便買學生集體健保,千餘元一年非常划算。華人都很聰明又努力,就吃虧在語言上。一般大學都有發音矯正班,許多還提供免費服務,因為語言病理學(speech pathology)系上的學生要有實習經驗才能畢業,而他們很難找到有語言障礙的美國學生,這一石二鳥的機會可千萬別錯過了。
如果沒時間或不願意上學的華人朋友,也可考慮到當地的社會服務或人力資源局,去洽詢州政府辦的免費醫療服務。在民主黨執政的州較好,免費診所大方得很,降膽固醇Lipitor的學名藥完全免費,但治理關節炎、物理治療或新的處方藥卻付諸闕如。你可得先去申請才行,銀行存款及其他資產都要申報。在華裔、西裔人多的地方不是查得甚嚴(紐約)就是醫療品質欠佳,在加州居然要從中午等到午夜才能見到醫生,卻只講五分鐘話。
如果前述兩種方法都不適合的話,可購買扣減額較高的保險:防範大病,小病自理。假如囊中羞澀或病情需長期照顧,台灣移民可以考慮恢復台灣的戶籍,每月繳保費(頂多數拾美元)。台灣健保舉世聞名,開放醫學院招生名額,正符合經濟學上的「增加供給全民受惠」的原理。
要是無法或不願在台設籍的華人,最好事先上網查詢手術或看病的合理價格,先打入Hea thcare Blue Book,再打入郵遞區號,最好在住院前先講好價格。如果無法預測病情或議價不成,生了病還是得趕緊送院急救,聖經與孔子都要人珍惜生命。如果醫療帳單太高,可以事後議價。一般醫院把呆帳轉賣給討債公司,頂多也只能收得兩成。你可大方的與醫院議價:一萬元的帳單你可付2500元現金,醫院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如果明年開張的歐氏健保不能有效地轉換醫療輔助或州政府主辦的醫療服務,譬如所得在貧窮線100%到130%之間,在美沒有健保的人要被罰款。從另一個角度看,華人餐館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幾乎在像樣的城鎮裡都會有賣宮保雞丁的中餐館。這是一個會下蛋的金雞母。華人當聯合起來成立一個健保合作社,可向聯邦政府申請貸款。以大部分年輕力壯的人的保費去照顧不幸的同胞,這個大數法則(law of large number)完全符合保險學原理,也是歐氏健保的王牌之一。
韓國人會用宗教的名義貸款給同胞創業,猶太人更是以團結無間聞名於世。猶記得50年前高中校長李昇先生(李安之父)穿著白襯衫汗流浹背地在朝會上的憤慨之言:「中國人,勇於私鬥,怯於公戰。」 咱們一定要團結合作,別再搞小圈圈了。


要存錢 其實不難

●上周一Bankrate.com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四分之三的美國人沒有足夠六個月生活費的儲蓄。已經三、四十歲的人,甚至四、五十歲的人,連幾千元的存款都沒有,確實是令人嘆息。
同一調查顯示約一半的人沒有足夠三個月生活費的儲蓄。完全沒有儲蓄的人也仍高達四分之一。
但這不是新聞。每隔不久金融機構便會進行各種類似的調查,比如儲蓄率或退休資產水平等等,而結果必然是美國人的財務準備不充分。有很長一段時間美國的可支配收入的儲蓄率為零。調查顯示有一大部分美國人不但花光了收入還透支。金融海嘯過後人們稍稍有點危機意識,儲蓄率升高到7%,但這仍然遠低於比如中國的25%。
一個更好的話題或許是美國人為何難以儲蓄?人們無法儲蓄,對於這個問題,專家也已經有諸多討論,提出了很多看似個人無法控制的原因,主要包括:
★生活成本的升高。包括食品、住房、醫療、以及教育等等。醫療和教育年年都以超過7%的速率增加。薪資的增長則甚至趕不上通膨。
★定額福利退休制度的消失。人們越來越長壽,生活成本不斷高漲,退休所需一直在增加,公司企業30年前已經看到了這個包袱,開始把照顧退休員工一輩子的福利換成401(k)帳戶,說好給多少錢,給完就了事。換句話說,以後退休支出繼續增加,每個人必須自己負責。
★信用的容易取得。利息是銀行的重大收入來源,即便有很多信用詐騙損失和呆債,銀行的收入遠遠超過損失,因此銀行樂意無限制的提供信用。
★人們的過度超前享受。用中文的一句通俗話來說,這叫做「今朝有酒今朝醉」。一個反覆被證實的心理學的研究說,當人們在「現在消費」以及「留待未來消費」之間取捨時,往往會選擇前者,覺得前者是更大的獲得。
如果認真的檢視這75%存款不足六個月生活費的人的生活方式,我相信會發現很多都有手機、有線電視、汽車、甚至家裡有冷氣設備。
種種的理由,讓人們覺得自己存不了錢都是別人的問題。為甚麼我說這些都是「看似」人無法控制的原因呢?因為我覺得這些事實上都有對付的方法,大部分也都曾分別介紹過。
生活成本高漲就要更精明的消費,經濟衰退期間我談過如何把食物開支砍去30%。住房開支過大更是簡單的問題-找便宜一點的地方住。
加州副州長紐森在擔任舊金山市長時曾提出興建迷你公寓來安置無家可歸者的想法,被該市的左派議員批評為「不人道」,我當時就想,我在東京住過那麼小的地方,一個晚上還得200美元呢。那些覺得住小公寓很委屈的人,應該到香港或東京住段時間,馬上就把錯誤思維改過來。
人們壽命越來越長是一個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公司企業不願買單也合情合理,憑甚麼雇用一個人工作還得欠他一輩子?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要麼就精明理財和投資,積榖防饑;要麼就學習中國式教育,養兒防老。
信貸氾濫是個問題,但問題不是它應該為個人的超前消費負責。我能把自己花太多錢買iPhone怪罪到喬布斯製造了這個誘人的產品嗎?只要有自制力,任何的商業手段都奈何不了你。偉大的喬布斯和他的公司未曾從我的口袋賺走一塊錢。
總結來說,要儲蓄不困難,無非下列四點:
1.努力工作賺錢。
2.下決心犧牲今日的享受。
3.精明花錢。
4.正確投資。
能做到這四點,人人都能儲蓄,只是快慢的問題。

收養寵物只要四元

夏天是收養寵物的好季節,國慶日的愛國心延展出愛家庭愛寵物的情懷,拉斯維加斯動物基金會在國慶日周未三天,以四元領養寵物特惠價錢,歡迎賭城居民,把可愛的小貓小狗領回家去。
今年夏天,動物收容所接收了約200隻無主的小貓小狗,其中有部分很快被人領養去,但為了方便民眾,國慶周末這些等待被收養的小動物,將在兩個地方現身,歡迎民眾就近前去看與自己最有緣的小寵物,讓牠成為家中的新成員。
展示以及可認領的地點在:動物收容所(655 N. Mojave Road, Las Vegas),PetSmart(86 W. Lake Mead Parkway, Henderson)。
領養費每隻僅四元,包括結紮、打預防針及裝置晶片,另外可能依據領養者所居住城市規定要付十元城市執照費。
詳情可上網查閱領養物資訊及時間,網址:www.animalfoundation.com。

2013年7月9日星期二

空巢期父母 維繫婚姻成課題

子女長大出外求學或就業,父母將進入「空巢期」。雖然也有空巢期夫妻感情更甜蜜,但也不乏夫妻「大眼瞪小眼,相看兩討厭」的情形,甚至出現空巢期憂鬱、沮喪症狀,面臨維繫婚姻挑戰。婚姻專家指出,空巢期夫妻若不能將戀愛感覺找回來,建立良性溝通模式,有一天從職場退休,進入退休期,問題會更嚴重,有些人甚至鬧離婚。
富樂頓中文學校前副校長廖秀娟說,小兒子去年秋天上大學前,每天生活重心繞著兒子轉。現在兒子上大學住宿,兩女也分別在外讀書、就業,形成空巢,不但做飯不再有壓力,也有更多時間給自己及長輩。與夫婿也較有時間遊山玩水,感情更融洽。
育有雙胞胎的劉太太說,過去與夫婿常因為養育子女有不同看法吵架,現在子女上大學,眼不見為淨,與夫婿已無吵架誘因。兩人下班後,反會先一起走路一小時,督促彼此注意健康。偶爾並出去吃館子、看電影、或與朋友小聚,生活品質更好。
但一向將獨子食衣住行照顧得無微不至的王太太,認為兒子離家上大學,已失去生活重心。坦誠過去與夫婿交集就是談兒子,現在兒子不在身邊,兩人常面面相覷沒話說。先生雖喜歡下班後看電視看到上床時間,她卻認為浪費生命,寧可與好友煲電話粥。使得好友也害怕接她的電話,不曉得是否與她老嘮叨夫婿有關。由於與夫婿漸行漸遠,兒子又不在身旁,她有時感覺快要得憂鬱症。
將子女教育得極出色的廖太太,子女已離家讀書及就業,但仍想不開,老想子女需要她。每天透過電子郵件、視訊、手機簡訊等「噓寒問暖」,常「熱臉貼冷屁股」。
廖太太的夫婿對其做法不以為然,兩人因此常常大吵,不像過去子女在身旁,為顧慮子女感受不敢放聲大吵。
廖太太坦言,每吵一次,夫妻距離就遠了一點,有一天只能尋求婚姻諮詢顧問幫忙。
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針對結婚超過20年的1000對夫妻作研究,發現夫妻吵架頻率不會因結婚時間長短改變。如果一開始傾向於吵架,婚姻期間都會維持此模式,也就是夫妻衝突不會隨時間流逝改善。
孩子在家與否也不是婚姻衝突解藥,夫妻若想永結同心,有必要釐清衝突本質並設法解開,否則衝突繼續存在。
臨床心理學家歐陽楊梅玉說,空巢期夫妻感情面臨更大考驗,因過去有子女做生活重心及話題,一旦子女離巢,夫妻相處若原就有問題,此時問題更凸顯,無法再逃避。
但很多空巢期夫妻因積怨已深成為「怨偶」,即便各種自我成長課程五花八門,仍不願參加爭取成長。
歐陽楊梅玉指出,要讓婚姻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夫妻都要有自我成長動力及共識,否則就無法解決婚姻危機。

海外帳戶自首 罰16 9萬變6300

海外帳戶須申報近年掀起千層浪,一對移民美國近50年的陳姓夫婦2011年透過「海外追稅自首計畫」(簡稱OVDP)申報海外帳戶,當時會計師計算其應付的罰款是1萬3000元。但國稅局計算其罰款時,卻將其海外兩棟出租物業價值算進去,變成罰款16萬9000元。兩夫婦不服,聘請律師向國稅局討回公道。近日國稅局同意他們支付6300元罰款結案。
代表律師暨會計師童志敏說,該案涉及海外帳戶究竟應透過自首計畫申報,還是用普通方式,即所謂的「安靜自動申報」(quiet disclosures),對納稅人較有利。雖然這兩種申報方式國稅局都會考量納稅人最初未申報海外帳戶,是出自故意或非故意來決定罰款。但若透過自首申報海外帳戶,只要納稅人過去未申報海外其他資產孳生的收入,擁有「未遵守稅法」問題,國稅局在計算其罰款時,就會一併將這類收入的資產算進納稅人海外帳戶。但安靜申報就無此問題。
該案陳姓夫婦是從大陸到台灣定居再移民美國,41年前歸化為美國公民。2005年退休後,在中國大陸買了兩棟物業,並在當地定居。2007年因醫療理由離開大陸,並透過中介將房屋出租。為方便中介處理租金及前往大陸有錢可用,於是在大陸的銀行開戶。中介每次收租金扣掉5%稅賦、佣金或修理費後,即將剩餘錢存進他們戶頭。戶頭最高點是5萬2000元,最低點1萬元。
這對夫婦指出,過去20多年都依照會計師指示報稅,自己沒有稅務知識。而在看到世界日報相關報導前,會計師從未提過要申報海外帳戶,也以為大陸出租物業已在當地繳稅,不需於美國申報繳稅。
他們強調,當初在大陸買房子不是為了逃稅,是為了去住。開戶也不是為了逃稅,是為了中介處理租金方便。
童志敏說,他代表客戶向國稅局申訴,並要求退出自首計畫,如此客戶的海外出租物業將不必計算在海外帳戶總額內。日前國稅局官員並與其客戶進行50多個提問的電子會議,之後同意其客戶當初在海外開戶並非為了逃稅的說法,予以輕罰6300元,再加上他的7000元律師費,替客戶省了不少罰款。
童志敏說,事實上該案若鬧到稅務法庭對客戶不利,因為稅務法庭對故意不報海外帳戶的解讀是,當事人有意識地想逃避申報要求。通常若納稅人在稅表簽字,即被視為瞭解稅表內容,已構成故意。另外,納稅人若在稅表上是否擁有海外帳戶的提問上,圈選「沒有」,也視為故意未申報海外帳戶。
會計師李新忠則說,如果納稅人放在海外帳戶的本金來自親友贈與,或是繼承遺產,只是賺到的利息、股息過去不知道要申報,即在不致涉及刑責下,建議透過安靜自動申報海外帳戶,優點是可免掉補繳20%欠稅的不正確申報罰金,及繳交20%海外帳戶最高點金額的民事罰款。
但若難以證明海外帳戶不是為了逃稅開設,由於將面臨刑事檢控,只能選擇自首計畫,即所謂的「喧嘩申報(noisy disclosures)海外帳戶,好處是可免除刑事責任,只是仍面臨巨額罰金及民事罰款。

小保母挑富老男 大翻身

條件寬裕家庭請保母打理家務、照顧老人小孩,原本是雇主挑保母,如今卻也出現保母挑雇主。有華人雇主出價想找年輕力壯的保母打理家務,卻找不到符合條件者,經行內人告知,原來如今家政業內的習俗是「小孩不如老人,女的不如男的」,在年紀較輕的保母中,最吃香的照顧對象、雇主是老年男性,當然前提是「必須有錢」,更有保母擠走女主人。
家住巴沙迪那的華人王太太年前喜獲外孫女,榮陞外婆,因為自己身體狀況不足以照顧女兒、外孫女,王太太一直想物色一位住家保母,甄選要求是「年紀輕一些、健康乾淨就好」,這個條件算不上苛刻,開出的薪水也符合市場正常水平,找了小半年竟還沒著落。打算過完夏天就回中國大陸住一段時間的王太太心急火燎,一再催促中介。中介這才透露,如今年輕保母不好找,因為行業內有一個「小孩不如老人,女的不如男的」潛規則,市場上多得是「小保母」挑主人家,看準的都是「有錢老年男主人」,勸解王太太「找個年紀大點的算了,至少經驗更豐富」。
中介更是「津津樂道」,前不久經其手介紹一位「小保母」到本地一對60多歲退休華裔夫婦家中打理家務,誰知「小保母」與男主人一來二去對了上眼,很快發展到卿卿我我,女主人發現後氣極,但男主人難捨新歡,不願解雇「小保母」,女主人束手無策,最終選擇搬去兒子家住,眼不見為淨,百萬豪宅就這樣拱手出讓給丈夫和「小保母」享受兩人世界,現在「小保母」登堂入室,儼然成了「二太太」。
華人主婦晉太太的婆婆過世多年,公公年逾七旬,近年健康狀況連連下降,但晉先生是貿易公司老總,長年忙於奔事業,晉太太則要照顧三名子女,於是夫妻商量雇了一位30歲出頭、自稱曾離過一次婚的保母住家專職照顧公公。受雇之初,保母對老人照料得無微不至,十分貼心,晉太太和先生看在眼裡,都慶幸真是找對了人,老人對保母也很好,他們也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公公本來脾氣就好,待人和氣,加上保母的年紀比我們還小幾歲,就覺得他是把她當女兒看待了」。
然而突然一天,老人找兒子兒媳談話,表示打算娶保母,今後生活好多一個伴,照顧他生活起居。晉太太與先生私底下雖顧慮保母可能心懷不軌,也擔心人言可畏,公公會被外人看成「老不修」,但老人既然把話說到此,他們也不能強加反對,於是默許婚事,結果「人到中年,竟要叫一個比自己年紀還小的人『媽』,簡直就像電視劇似的」,晉太太更自嘲「引狼入室,一切都是自找的」。
有知情者透露,年輕保母「魚躍龍門」不是個別現象,而且一個成功的案例也會引起業內其他年輕保母競相仿效,但這種現象也不是極其普遍,因為「畢竟門檻還是放在那裡,除了年紀輕、長相過得去,還有性格、人品、教育程度」,否則就算進得了門也hold不住,「有錢人可不傻」。
中介人士則指出,即便志不在「魚躍龍門」的年輕保母,上了年紀的闊綽男主人仍是最理想的雇主選擇,因為「他們在花錢上面最大方,挑剔也最少」。

誰有本錢得罪美國

史諾登事件發展至今證明世界仍是單極,美國還是老大。少有國家敢為史諾登開罪它。
原先準備收留史諾登的國家,如俄羅斯、厄瓜多、冰島等,在美國公開或私下壓力下, 紛紛打退堂鼓。俄羅斯總理普亭說,如果史諾登不再洩露美國機密,俄國歡迎他;厄瓜多總統說,助史赴俄是個美麗的錯誤;冰島則說史不在境內,無法給予庇護。
除上述三國,史諾登曾向巴西、芬蘭、印度、波蘭、奧地利、挪威、西班牙、德國、瑞士、中國、愛爾蘭 尼加拉瓜、法國、荷蘭、義大利、古巴、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等18國提出庇護申請。前四國直接拒絕。奧、挪、西、德、瑞等技術性拒絕。目前不出聲未決定的愛、荷等都是小國,又是美國盟友,不可能收留史。法國、義大利,前者號稱人權大國,並且是除美國外,世界提供政治庇護第二多的國家,但法、義在國際上和美國關係密切,沒必要得罪美國。尼加拉瓜和古巴曾被美國視為後院的毒草,高舉反美大旗,但近年都在改善與美關係,是否會為史諾登,打斷原先步伐是大考驗。最後沒作聲的中國,近年經貿受制美國,不願讓史留港。
目前只有委內瑞拉和長期左翼主政的小國玻利維亞公開表示,考慮給史庇護。但未來狀況有可能如厄瓜多一樣,屈服於美國壓力。
就算南美這兩國願意收留史諾登,他要如何安抵這些國家也困難重重。美國圍堵史諾登的手段可說天羅地網。玻利維亞總統專機從莫斯科返國被中途迫降維也納可知。萄、法兩國以專機可能挾帶史諾登為由,取消通行權。美國也承認確實向這些國家「打過招呼」。換句話,就算有國家收留他,但恐怕也很難過得去。
在反恐、國安、愛國大旗氛圍下,美國政客們對史一致喊打,少有人說要反省情報單位濫權問題。有媒體評估,史諾登洩的密可能不是很嚴重,蒐羅電話網路、監聽外國單位,正如歐巴馬總統暗示各國皆如此。美國對史大動干戈,原因是此事使情報單位大失顏面,為殺雞儆猴,更為阻擋情報單位不滿分子繼續爆料。其次,任何執政者都要維護情報單位既得利益,因為他們工作表面是為國家安全,但也讓執政者耳聰目明,是重要政治工具。
也許正如史諾登父親所言,他的兒子只是違法,並未叛國,是「召喚美國民眾,與威脅日增的專制政府相抗衡」。如此追捕他,是不是更證明美國的「專制」。 

外國帳戶申報自首最大好處 免入獄

未依照1970年代生效的「外國帳戶申報法案」(Foreign Ban& Financial Account Report Act,簡稱FBAR),於6月底前使用TDF90-22.1表,向財政部申報前一年在海外全部加起來超過1萬美元的帳戶,若被國稅局發現將面臨巨額罰款,且若是故意未申報,罰款尤其重,且可能面臨刑事檢控。
由於有為數不少的納稅人過去未照實申報,國稅局2009年起加強執行,並在當年、2011及2012年推出三次自首計畫。最後一波的自首計畫並無截止日期。透過自首計畫申報海外帳戶的最大好處是,可免除最高可達入獄五年的刑事檢控。
然而即使自首,一樣有民事罰款。律師暨會計師童志敏說,若被認為故意未申報,只要海外帳戶金額加起來低於5萬元,罰款是每年1000元或5%存款。5萬至25萬元間,每年罰款5000元,或10%存款。超過25萬元,罰款每年10萬元,或最高額一半,且都是以較高者做為罰款。
若未申報海外帳戶被認為不是故意的,罰款「差很大」,且馬上少很多。若海外帳戶存款低於5萬元,每年罰款是500元。但若存款介於5萬至25萬元間,與前述相同,即每年罰款5000元或存款的一半。但若介於25萬元至100萬元間,每年罰款是1萬元。
如果納稅人過去都有申報海外收入孳生的利息,只是未申報TDF90-22.1表,罰款是零。然而若納稅人被認為是蓄意未申報,且未透過自首計畫申報以便免除刑度,刑事處罰除可能面臨最高達25萬元罰款或入獄最高達五年,或兩者都有。唯實務上刑度低得多。

2013年7月2日星期二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