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5日星期二

中国人与美国人30个天壤之别

有人说外国人傻,有的人羡慕外国人的生活。有人说中国是根,有人说中国人奸诈。这样的评价往往来自于一念之间,以或者是某件特定的事情之后。其实如果以客观的角度来看,无老师深感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相同或者不相同,仅此而已。中外如此,南北如此,东西亦如此。   (国内有朋友问我,去北美生活,中国人生活改变有多大?和北美人有什么不同?我随便总结了一些,想到那里说到那里。)   1。中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时,是去吃(下馆子);北美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时,是去喝(泡酒吧)。   2。极少的中国人喜欢暴露在太阳下晒的,海边大概不是最佳的旅游去处;北美人爱死了晒太阳,太阳越烈越好,晒的面积越大越好,穿的越少越好。海边自然是北美人夏天度假的最理想选择。   3。中国人在北美的生活很忙丶很单调,难进主流;北美的主流人群,生活也很忙丶也很单调。爱动的年轻人空闲时不是去酒吧,就是去健身房。不爱动的呆在家看电视。每周同样的时间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只要那个节目(show)不被取消,就看一辈子。   4。中国人拍马屁丶送礼是背着其它人偷偷地送给领导;北美人是当着其它同事的面大大方方地拍丶明着送   5。在工作上出了错,中国人喜欢找理由为自己辩解;北美人喜欢立即说是自己的错,请求原谅。(也很容易得到上级原谅)   6。 中国人在公司里和同事丶上级有分歧,时常闷在心里;北美人是一定要去和你说个清楚的。   7。上班族的中国人虽然看上去挺讲究的,但不知是因为衣服是从中国买来的,或是品味有差,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她是从大陆来的;北美人平时穿衣比欧洲人随便很多,上班时穿的正式些,大都很得体,首饰和衣服一样常换。(顺便说一下,还有一部分中国人完全不注重衣着,穿的非常不和时宜。在中国城或中国人多的地方可以常看到,有损中国人形象)   8。有些中国人把痰吐到世界各个国家去了。清清嗓子就把别人不喜欢看到的东西吐到别人看的到的地方了;北美人可以当着人的面,很大声地擤鼻涕,不太雅观。但至少他们是擤在纸里。   9。很多中国人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超大。不知是不是国内人太多丶太嘈杂,说话大声惯了,到了一个安静的国家,也无法控制声量;北美人的声量控制得极好,在共车丶餐馆或其它公共场合说话都很小声,在会上丶在台上说话很大声。   10。中国人炫耀小孩学习成绩好;北美人炫耀小孩球打得好。   11。中国人的父母千里迢迢从地球的另一边飞过来帮着带他们的孙子;一般北美人(主要指白人)退休了,没事,住得再靠近儿女,也不会去带孙子。babysitting个把小时丶偶尔过个夜还可以,整天带是绝对办不到的。   12。中国孩子再大回来住,父母都会接受;北美孩子超过18岁,回来长住,得交房租。万一掉了工作,在外租不起房子,想住在父母丶兄弟姐妹家,也要交房租。   13。如果中国人送父母去老人院,肯定是不孝;北美人的父母住在老人院,如果儿女抽空去看望一下,那叫孝顺。   14。中国人的父母来儿女家住上几个月是自然的事;北美人的父母来儿女家住,超过三天或一周就是惊人的事了,   15。作为中产阶级,中国人买大房子往往是为了炫耀(一家四口,住六间卧室的房子干吗?还有很多不敢在美丽洋房里煮中国餐的,怕弄脏了房子,活的太不爽了吧);北美的中产阶级买大房子一般是因为需要。(顺便,如果国内的朋友看见一张以华丽的洋房或名车为背景的照片,提醒,此人一定有炫耀之意。还有,那样的房子很普通,在这里到处都是。)   16。中国人更重视住房的外观和结构,里面的家具过得去就行了;北美人的房子从外面看或许很一般,但走进去,往往看到的是有设计丶昂贵的家具,是有价值的收藏。   17。许多中国人的后院里种的是菜;普通北美人的后院里种的是花草。   18。中国人赚了钱存在银行里,保持安稳的心态;北美人赚了钱快些化出去,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   19。很少的中国人在信用卡上欠债;很少的北美人不在信用卡上欠债。有钱没钱得保持那么高的生活水平,先用丶先享受再说,这叫提前消费。百姓如此,政府也如此。   20。中国人还没结婚,钱就合着一起用了;大都北美人结婚一辈子,钱都分开用。   21。中国人的老公要比老婆文凭高丶赚的多,才不窝囊。中国男人是绝对不愿在家不工作丶煮饭带孩子的;北美人的老婆比老公文凭高丶赚的多,很正常。老婆工资高,老公在家煮饭带孩子,也很正常。   22。上面这条仿佛看到,中国人不如北美人男女平等。不对。中国家庭,老婆管钱丶说了算的居多。谈恋爱时,谁想结婚,谁都可以提出来;北美女孩再想结婚,都得耐心地等待男朋友终于有一天想“家”了,来求婚。   23。中国人结婚后女方不用随夫姓;北美女人结婚就得改姓,除非你是名人。   24。有些中国人见了自己的同胞,瞧不起;有些北美人见了其他民族的人,瞧不起。   25。中国人看见你穿新衣服,除非真的喜欢,是不会夸奖的;北美人见你穿不同的衣服,一定会夸奖一番,“I...

2014年2月13日星期四

群網站找伴 過來人說 靠譜

每年此時情人之間的濃情蜜意及鮮花巧克力的浪漫互動,往往提醒剩男剩女是該結束落單的時候了。情人節前透過社群網站找到真命天子的過來人認為,近年社群網站發達,雖有人對其觀感負面,但對協助剩男剩女脫離「光棍族」,其實很「靠譜」。但仍有透過這類途徑交友的剩男剩女,因為某種執著,仍在尋尋覓覓。 透過Match.com,在月前找到終身伴侶的梁小姐,承認是因為年過30歲才開始心急,並因工作忙碌社交機會不多,且即使發現有些人明明與妳看對眼,但「見面三次,仍然按兵不動」,或是「即使採取行動,一問年紀竟然比自己小好幾歲」,在自認無法再蹉跎歲月及接受姊弟戀下,決定花錢參加社群網站。 她說,坊間的社群網站五花八門,Match.com宣稱是配對成功最多的網站,且友人認為該網站會員人數龐大,找到適合對象的機率也高,因此決定一試。曾參加過免費社群網站的她發現,會花錢繳費找對象的人,確實較真誠有心。她每三個月繳100元會費,花了一年時間找到既是華裔又是高學歷,與她足以匹配的真命天子。 梁小姐說,在社群網站覓偶多須填寫問卷,雖沒有只圈選華裔的選項,但可在圈選亞裔後,在對方能說那些語言提問下選擇能說中文,如此找到華裔的機率較高。建議填得愈仔細愈好,如此雙方不必就年齡、興趣、身高、體重、吸不吸菸等玩捉迷藏,直接進入以結婚為前提交往。 雖先入為主認為「填不填職業,可看出應徵者是否真誠」,卻發現有些人不填職業,是因「正待業中」有難言之隱。透過社群網站一個晚上可同時看到十多位「候選人」,因女生通常被動,往往等對方在網上表明有意交往才有下一步發展。建議要求對方先給電話,「因為電話比電子郵件直接」,雙方在電話上先聊聊可感覺是否投機,才決定是否見面。 但這類方式交友也有缺點,如「你不知道對方是否同時在與別人交往。」...

美國夢與中國夢

在英文裡,「外國人」和「外星人」是同一個字,都是alien。在文學領域中,鄉愁可以媲美戀愛,並列兩大最佳題材。異鄉人談戀愛,當然就更感人肺腑。 旅美華人留學生,由於華人外表、西方思維,外黃內白,被謔稱為「香蕉」。同理,如有西方人士,熱衷於東方文化,外白內黃,則被稱為「雞蛋」。為了表示公平起見,純正東方人,外黃內黃,可稱為「橘子」。純正西方人,外白內白,可稱為「蘿蔔」。如此比喻,雖不十分妥切,卻可看出世人對文化衝擊所造成的種種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心裡有多少抗拒、無奈。 許多觀眾迷上了電視劇集《蘭陵王》。蘭陵王是南北朝時代北齊高歡的孫子,敵手是北周的宇文泰家族。在歷史上,高歡被稱為「胡化的漢人」,宇文泰被稱為「漢化的胡人」。古代有南北朝的胡漢之爭,現代則有東西方的華洋之別。讀到這段歷史的人,心裡不免會問:究竟胡化漢人是好人?還是漢化胡人是好人?抑或都是好人?或都是壞人?在難辨功過是非的情況下,大家平常都避談南北朝史。因此,今日旅美華人,處境就像蘭陵王一樣,在華洋胡漢之間,轉戰多年,卻未獲恰當角色定位,只留下一段令人慨嘆的寂寞傳奇。 文化衝擊歧見,大家心中都希望最後以喜劇收場,因此它就成為影視戲劇的賣座主題。張愛玲的劇本《南北一家親》就是描寫南方人、北方人冤家變親家的故事。美國上世紀二○年代最賣座舞台劇《艾比的愛爾蘭玫瑰》(Abie's Irish Rose),在紐約百老匯連演兩千五百多場,它是以幽默對白,生動地描述出猶太家庭、愛爾蘭家庭,經由兒女戀情,所演發出的一場喜鬧劇。它可說是美國版的《東西一家親》。 接觸異國文化,就如同欣賞美景,或品嘗美食一樣,一面驚艷於新奇的異國風采、風味,一面卻還是比較懷念童年的原鄉和古早味。 曾被赫魯雪夫流放多年而晚年深受普丁讚譽的俄國詩人沃茲內森斯基有一首詩作〈地球〉,其中說:「在火星某處,有一地球訪客,取出一把溫暖暗褐的地球泥土,癡情凝望天上那座藍色星球,它非遙遠,也非鄰近。」由此可見,人類的漂泊流浪,將來還會延伸到外太空去,大概永遠都無法終結,只會愈漂愈快,愈漂愈遠。 想知道漂泊流浪的不同種類,很簡單,只要看護照上簽證的類別就很清楚了。短期的是觀光旅遊,中期的是留學講學,長期的是僑居移民,還有外交使節、政治庇護。再加上脫隊、跳機、闖關、偷渡、非法入境。古代更有貶降放逐、刺配充軍。林林總總、五花八門、不一而足。 漂流者所面臨的文化衝擊,根據其嚴重程度,也分為不同等級,這就像測量地震的芮氏震級一樣。輕微的稱為文化差異(Culture...

2014年2月6日星期四

休斯頓華裔一家四口慘遭滅門 警方正搜尋嫌犯

死者孫茂業(Maoye Sun,音譯)就職的公司Cameron、Sampson小學等相關機構三緘其口情況下,休士頓華人社群開始在社區中尋找線索,希望幫助警方早日破案。 中新網2月5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綜合報導,4日,休斯頓警方發佈消息說,位於休斯頓西北部的一個社區發生一起華裔家庭遭滅門慘案,一對夫婦和他們的兩個孩子中槍身亡。此案初步定為謀殺案,警方並舉行新聞發佈會,希望民眾提供相關線索。   《休斯頓紀事報》的報導稱,死者為50歲的孫茂業(Maoye Sun)和他的妻子、49歲的謝梅(Mei Xie),孫茂業的兩個兒子、9歲的孫謝(Timothy Xie Sun,音譯)和7歲的孫曉(Titus Xiao Sun,音譯)。孫謝和孫曉就讀的學校表示,最後一次在學校看到孩子們是在1月23日。之後,由於天氣緣故,學校在1月24日和1月28日關閉,學生沒有到校。   1月28日,由於孫茂業沒有上班,有人報警要求警方到孫家查看。28日晚,警方在孫家房內發現四名死者的屍體。而屍體分別位於不同的房間,屍體發現時,已經過了數日,這意味著這起謀殺案發生的時間在24日至28日之間。哈裡斯醫療中心的屍檢報告顯示,這四名華裔均死於謀殺,每個死者的頭部都有中槍,而且有的人不止中了一槍。警方在案發現場發現房屋的一些窗戶被打破,儘管將此案定為謀殺,但警方目前並沒有找到嫌疑犯。   據社區人士介紹,孫茂業一家四口遭槍殺,但周圍鄰居似乎沒有人聽到槍聲。孫茂業一家居住的社區屬於中產家庭的居住區,治安一向良好。3日,當地社區的鄰居在得知這起死亡案件以及警方初步調查結果後由悲傷改為驚恐。有鄰居表示,這場悲劇令人恐懼,因為每個人都在擔心,這樣的悲劇會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社區居民希望警方能夠儘快找到凶手。   有報導稱,孫茂業和謝梅在2000年結婚。2001年,他們在Cypress社區買房,價值27萬美元。孫茂業的家居住面積有350平方米、四房3.5浴,這在休斯頓地區是比較好的住宅。孫茂業和謝梅在家講普通話。鄰居們說,經常會看見這兩個孩子在戶外玩耍。   根據現場勘察的警員透露,這起滅門案應該是發生於1月24日周五的晚上,而鄰裡反映,當日四鄰均未聽到槍聲,而且孫先生是一位反對持槍的活躍人士,估計家中沒有自衛武器。   記者瞭解到,孫茂業來自山東,畢業於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工程力學博士學位,在一家石油公司工作,謝梅來自北京,做卡車運輸生意。孫茂業和謝梅都已經加入美國籍。   據哈裡斯警方傳出的消息,該起命案可能涉及仇殺。   此外,中國駐休斯頓總領事館目前正在瞭解相關情況,並幫忙聯繫死者在國內的親屬。   記者從死者生前的一位朋友處瞭解到,目前孫茂業遠在山東淄博的兄妹已經獲知消息,正在準備來美手續。  ...

歐巴馬健保問答

健保關鍵詞 問:購買個人或家庭健康保險時都有見到「Deductible」這個名詞,請問這是什麼費用?答:健康保險有幾個專有名詞是民眾選擇保險方案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包括「Premium」、「Deductible」、「Copayment」和「Coinsurance」。首先,「Premium」稱為保費,指的是您每個月固定支付的保險費用,即使您於當月沒有看病住院,您仍需要支付這筆固定的費用,每個人或家庭的Premium皆不同,必須視您選購的方案以及您可以取得的稅務減免優惠而定。「Deductible」則是所謂的自付額,假如您看病拿藥住院等,醫院帳單來時,將先付您所使用的資源的費用,等到您自己付的錢已達到所選購的健保方案的上限時,保險公司將會開始替您負擔部分的費用。有些方案有較低的自付額,如250元,假如民眾已自行支付250元,保險公司將會承擔剩下的醫療費用;然而,有些方案擁有較高的自付額限制,如2000元,換句話說,您必須自已先付2000元後,其餘部分的費用才由保險公司受理。「Copayment」稱為共付額,在您的自付額抵達上限後,保險公司將支付您使用醫療服務的部分費用。例如在您已達自付額上限,平時沒有保險時,看醫生時必須支付150元掛號費,如今,有了保險,就只要付25元掛號費,剩餘的由保險公司負擔。「Coinsurance」是共同保險,與上述的共付額類似,但共付額為確切的數字,共同保險則是依照比率計算,如您必須支付20%的掛號費用,保險公司將會支付剩下的費用。自付額的高低通常取決於您選購的方案而決定,假如您有長期的看病配藥需求,建議選擇自付額較低的保險方案,您就不需要自行支付過多的醫藥費,但相對來說,每個月的保費可能會較高。因此,建議民眾與領航機構或保險公司連繫,選擇最適合且最划算的保險。每個月低廉的保費,並不一定真的划算,因為平日就診時支付的自付額就可能已經超越保險方案不同等級保費的差額了。Read...

2014年2月5日星期三

華裔形象 多金 常成劫殺目標

海外華人過去在中國一直被稱為「在海外最安全的人群」。但去年以來,由於海外治安混亂、政局動盪等各種原因導致的海外華人遇險事件層出不窮,海外華人的安全問題再次引起人們極大關注。尤其華人「錢多」成為當地人的普遍印象,因此常常成為被搶劫的對象。北京「法制晚報」根據媒體公開報導統計,去年華人在海外遇險的事件共計491起,其中六成為遭暴力搶劫。北美地區發生的華人安全事件最多,達215起,占全部的44%;而澳洲和紐西蘭的「搶劫致死率」最高,達61%。報導說,2013年,海外華人遭遇意外事件共95起,約占「海外華人安全事件」的五分之一。其中車禍為最大殺手,共發生52起,導致80人遇難,平均每兩起涉及華人的海外車禍事件就有三人死亡。溺水緊隨交通事故之後,成為意外事件中的第二大殺手。去年10月18日,四名中國留學生在埃及沿海城市馬特魯港溺亡。遇難的四人為兩對新婚夫婦,令人唏噓。報 導並指出,去年全年發生的華人海外安全事件中,搶劫等暴力事件成主要類型,約占六成,其中搶劫最高發。在246起搶劫、盜竊事件中,有36起犯罪嫌疑人盯 上的是華人手中的iPhone手機,其中紐約一名華裔男子在蘋果公司最新iPhone 5S手機全球首發當日,一口氣購買了22台,然而他擁有這批手機僅僅幾個小時就遭竊。報導特別指出,海外華商是劫匪常常騷擾的目標。在 246起華人被搶劫案件中,約三成受害的是華商。例如南美地區有報導的39起華人被搶案件中,八成以上的受害人為華裔「老闆」。南美地區暴力升級,導致華 人超市遭殃事件頻發。尤其阿根廷發生的37起案件中,有27起是「超市被搶」。報導說,在北美,華人的涉險事件類型主要是搶劫等暴力事件和車禍,這些事件主要集中在美國和加拿大。去年北美華人搶劫類案件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劫匪愛搶「蘋果」手機。36起搶劫「蘋果」手機案件中,有28起都發生在北美地區。報導引述中國安全專家李偉說,在北美洲,華人通常認為當地治安不錯,但實際上很多地方刑事犯罪多發,特別是在貧民窟附近地區,吸毒帶來的搶劫案件時有發生,而近幾年海外華人「錢多」則成了當地人的普遍印象。因此,華人在警惕性不足的情況下,常常成為搶劫對象。中國駐洛杉磯總領館提醒當地華人,要多留意路邊、小區門口停靠的陌生車輛和可疑人士,這很有可能是犯罪者在「蹲點」。不要把現金、首飾珠寶等貴重物品存放在家中。 ...

美國人均壽命78 7歲 與他國差距拉大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日前對34個國家的人均壽命進行分析後發現,人均健康開銷越高,壽命越長。但這不適用於人均壽命78.7歲的美國。 報 告中,美國2011年在人均健康上的8500元開支遠高於其他國家,是OECD的3322元平均水平的2.5倍,比另兩個健康開支大戶挪威和瑞士多5%。 但其人均壽命卻沒有因此問鼎第一。美國2011年的平均壽命為78.7歲,自1970年後延長近8年,但比OECD平均水平的80.1歲少了一年多。 同 時,美國平均壽命與其他壽命領先國家的差距也在拉大。34個國家中,壽命最長的是瑞士的82.8年,緊接著是日本、意大利和西班牙的82.7年。2011 年美國男性的平均壽命比瑞士男性少4.2年,這一差距在1970年不足3年;2011年美國女性的壽命則比日本女性短4.8年,二者在1970年時持平。 ...

歐記健保 將辦谷歌在線中文交流

「白宮亞太裔計畫」定於23日東部時間下午3時到4時,舉行中文的歐記健保「谷歌」(Google+Hangout)在線交流會。 白宮指出,七分之一的華裔缺乏醫療保險。大約一半的華裔認為自己的英語不是很好。 為了幫助英語水平有限的人了解新的醫療保險市場,聯邦衛生和公共服務部的代表,將在活動中通過普通話,提供關於新醫療保險的資訊,並回答如何登記新醫療保險相關的問題。「白宮亞太裔計畫」之前已經舉辦了韓語和越南語的同樣活動。 民 眾可上http://bit.ly/ChineseACA參加谷歌在線的活動。可以在活動中通過谷歌提問功能(Google+ 'Ask a Question')提問,也可提前通過電子郵件whitehouseaapi@ed.gov提出問題;還可以使用Twitter提問:Twitter at @WhiteHouseAAPI. ...

華裔移民美國,是不是錯了?美抗貧50年失敗根源

美國是全球最富強國家,諷刺的是,有4600萬人生活在政府訂的貧窮線以下,貧窮人口仍占總人口15%。自詹森總統50年前對貧窮宣戰,為何迄今仍「國窮 民貧」,卻又能成第一強國,非常矛盾。到底消滅貧窮的障礙在那裡?新年的民調顯示,美國54%的人認為自己生活走下坡,直到2050年前都難變好。這樣 「看衰」自己、喪失自信,華裔移民美國,是不是錯了? 這些問題是絕多數華裔移民永遠盤繞心中的疑問,似乎也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因為如果問題的根源明確,以美國人現實主義態度,應早就對症下藥謀求解決了,不致拖到今天。 美 國財政困窘,維持首強很大關鍵是船堅砲利維護住「美元帝國」,靠印美鈔和借錢度日,美元本位的世界經濟,各國買美債,加上政治、外交、軍事、科技、金融、 貿易等優勢,維持「貧窮但強盛」的美國不墜。對抗貧窮為何失敗?制度是一大根源。資本主義社會獎勵勤勞、發揮智慧,能者多得,200多年發展創造今天的繁 榮。矛盾的是,自由市場經濟下,財富愈來愈集中,貧富懸殊嚴重,形成兩極分化社會,部分人指責政策偏袒資本家和富人,是抗貧失敗的原因。資本家日進斗金, 譬如「股神」巴菲特2013年平均每天賺3700萬元,每秒合計500元;比爾‧蓋茲2013年財富淨增115億元,形成「一個國家,兩個世界」、 1:99的社會正是美國社會分歧的根源。 但形容美國制度鼓勵勤勞,很多人不同意,反而認為福利制度譬如失業救濟、糧食券等有「鼓勵懶惰」 之嫌。這類制度的良善美意因執行浮濫或被濫用,中產階級深信劫富或劫中產濟貧是抗貧失敗的主因。譬如失業福利,近年最長可申領99周,領取期間雖須定期接 受政府查核,有無認真接受職訓、找新工作,但查核認定寬鬆,年輕人靠失業金旅遊各地、華裔返中國謀新職後,美國地址照樣收到失業金支票;糧食券、低收入補 助冒領如家常便飯,只要敢昧良心「吃定政府」,譬如現金收入不報稅,再申請失業救濟或低收入補助、糧食券,在西裔、華裔社區是公開的秘密。很多新移民或老 年移民從未向美國繳過一天稅,卻成政府福利受惠者,這些人都是統計上的「貧窮」族群。 至於特定族裔長期領取救濟金比率很高,或在低教育水 準、低謀生能力,或根本無意願工作,只等待政府援手,在都會區都常見。消滅貧窮須「人助加自助」,對賴定政府的這群人,除了無限同情,可能還有無限痛恨, 美國政府抗貧投入多少資金、收益如何,檢討似不夠多,正是選票市場爭奪和兩黨拉鋸的結果。基本的教育謀生技能在自由制度下,國民教育有死角,抗貧自然失 敗。 政府不能「無限責任」正是共和黨和民主黨基本路線之爭。美國公共資源龐大,但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另一問題。譬如過度外在導向的政 策,為維護美國全球利益,須維持強大國防軍力,軍費占全球軍費43%,是排名第2至第15的國家總和,內政比重自然變輕;公務員系統福利過度優厚,壓得聯 邦和各級政府喘不過氣,底特律市破產就是美國的一面鏡子。美國被「全球利益」和軍工複合體的韁繩套牢,內政不治,抗貧失敗,各地基礎建設如道路、橋樑老邁 年久失修,原因都在此。 美國因環保和維護自然資源,許多高污染、低薪工作機會轉移國外,運用外國廉價勞工和自然資源,造成美國工作機會流 失,也間接助長抗貧失敗。統計顯示,美國全職工作者只有3%生活貧窮,無工作者貧窮率則高達33%,可見充分就業有助消除貧窮。但嚴苛的勞工法規、環保、 高工資等因素,充分就業根本難實現,貧窮和低階勞動者脫貧更難。 所以美國需要「大翻修」,總體資源分配、內政各種問題都須重新擘畫。靠提 高聯邦最低時薪自7.25元至10.1元是把雙面刃,企業成本提高反而增加產業外移動力,除非屬高獲利產業,勞工階層未必受惠,反而殺雞取卵,加州一些城 市是前車之鑑。美國現在比任何時候更需要像開創社福制度的羅斯福總統那樣的人物,尋找美國起死回生的「還魂丹」,這個「救世主」還未出現。 ...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

 
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 Premium Blogger Themes | Affiliate Network Reviews